《1》
路口有一家早餐店,每天路过时,总能注意到店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。
听他人介绍,这家店之所以日复一日人气旺盛,并不在于味道有多么令人难以忘怀。
只是店主在这里坚守了三十年,附近的街坊邻居早已习惯了这里的口感,当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甚至有些人在搬家之后,仍会特地绕路回来,打包一份带走。
其实,这样的情感共鸣并不难理解。
在其他城市旅行或出差时,如果遇到了闽菜系的餐馆,如果恰逢饭点,大多数时候也会进去一尝究竟。
对此,朋友也曾半开玩笑地揶揄道:“既然到了一个新地方,自然是要多尝试当地不一样的风味,才不枉此行嘛!”
然而,身处陌生的环境中,人总是会下意识地寻找那些熟悉的事物,以此获得内心的安定与满足。
就好比习惯了每天喝茶,如果出门在外,带上平时常喝的茶叶,心中也会多一份平和。
最近就有茶友来问,说自己要从南方回北方过年,由于气候差异较大,有什么分别适合的茶叶类型?
确实,地域的差异会导致饮食口味有所不同。
但在喝茶这件事上,其实并不一定要分得太过细致,主要还是看个人的饮茶习惯和身体需求。
如果喝茶是为了更好地滋养身体,那么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种类的茶叶,确实能带来更有益的效果。
北方与南方,冬天喝茶究竟要怎么选?接下来就为大家细细分析一番。
《2》
白毫银针润泽感强,有效缓解北方干燥。
北方地区的秋冬季节,尤其是在不下雪的日子里,能明显觉察到气候变得极度干燥。
在有暖气的房间里,刚洗好的衣服只需短短一段时间,便能快速晾干。
在这样的环境下,即便时常饮水,仍会感到嘴唇发干、喉咙发紧,身体似乎总是处于缺水的状态。
开启加湿器的做法,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皮肤的紧绷感,但身体内部的缺水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善。
针对这一问题,最简单且高效的解决方法便是多喝茶,尤其是白茶。
一位北方的茶友提起过,还好平时有喝白茶的习惯,特别是睡前喝一杯白毫银针,第二天醒来依旧觉得滋润。
这其中,其实与白茶丰厚的内含物质有关,强烈的生津与回甘,正好能有效缓解咽喉的不适感。
一年中最先采摘的白毫银针,饱满的芽头中蕴含着丰富养分,茶氨酸的含量最高,具有良好的补水效果。
新茶存到现在,经过了大半年的转化,茶味又鲜又醇,而毫香依旧清新宜人。
要让营养物质悉数释放,最好的方式就是用白瓷盖碗,一冲接着一冲品尝,
受到沸水的冲刷,浓密白毫掉落到茶汤中,释放出丰富的茶氨酸物质,瞬间令人神清气爽,快速调整精神状态。
如果是往年储存的银针,毫香逐渐转化为成熟的稻谷香,根茎类中药般的香气悠悠,更令人安心。
茶汤入口有明显厚度,浆感明显,不断生成的黄酮类物质等有益成分,有效缓解了暖气带来的上火不适症状。
如果有南方的茶友,过年计划着到北方旅游,不妨带上白茶与茶具,亲身体验深层滋养的作用。
《3》
岩茶肉桂的茶香穿透力强,南方冬天喝正应景。
从小寒一直持续到大寒,正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候。
在这段时期,除了四季如春的三亚,南方虽然不及北方那般严寒,但湿冷感好似无孔不入,让人难以抵挡。
尤其是在夜幕降临之后,户外寒风凛冽,即便是裹上了厚厚的外套,也感觉有一股寒气侵入了骨子里。
和北方时刻提供的暖气相比,南方地区则更多地依赖于空调和各种取暖设备,但温暖范围始终有限。
为了从内到外地驱散寒冷,大多数南方人更倾向通过饮食来调养身体,其中,喝茶便是一种极受欢迎的方式。
认识不少福州人,在冬天大多都有喝岩茶的习惯,尤其是对汤感醇柔劲道的肉桂情有独钟。
那股极具穿透力的桂皮香,瞬间就能驱散身边围绕的寒气。
更重要的一点是,岩茶的制茶工艺复杂,需要经过多道精细的工序,必须在一道工序彻底完成后,才能进行下一次焙火。
经历了漫长的制作周期,足火岩茶的上市期正好在冬季,这也是它成为冬季适饮佳品的原因之一。
即便是偶尔不慎着凉感冒,味觉和嗅觉的感知力变得迟钝,一杯又香又醇的肉桂,也能带来扎实的满足感。
以《慧苑坑肉桂》举例来说,融合了桂皮香、花香、木质香和焦糖香等多种香气,瞬间绽放出无尽芬芳,让人感知清晰而深刻。
落入汤水中,便构成了浓郁的滋味感,喝一口茶汤,只觉汤水直直流淌,留下一路的温润与醇厚。
咽下后,木质香、桂皮香与清凉感依然萦绕在腔壁与喉间,久久不散,仿佛持续散发着强大的气场。
深邃与清锐的双重享受,在口腔里并存却不觉矛盾。
每一口软糯香滑的茶汤都如同温暖的拥抱,为寒冷的冬日带来深层的滋养与慰藉。
《4》
不分地域和气候差异,红茶永远是稳妥底牌。
正如一开始所言,喝茶这件事,本质上就不应该被地域所局限或划分。
只要喝着顺心,任何一类茶都能成为冬季的持续陪伴。
但茶友们有需求,自然还是要帮忙解决,尽力满足大家的期望。
面对种种纠结与选择困难,这里还有一个广受好评的“万能之选”——全发酵的红茶。
红茶的茶多酚与咖啡碱含量少,性质温和,适合绝大多数人饮用。
在众多红茶的品类中,未经烟熏的正山小种更是以桂圆香与花蜜香脱颖而出,赢得了更为广泛的受众喜爱。
每一次的冲泡,随着茶叶内部胶质的逐渐释放,口感愈发细软。
汤水中的香气更是层次丰富,温柔花香与清郁果香,在口腔与鼻腔中交织缠绵。
此起彼伏的芳香分子,瞬间夺走了所有的注意力,让人沉醉不已。
更何况,民间还流传着“冬红夏绿”的说法,即便只是前人的习惯参考。
但也从侧面印证了,红茶在冬季的受欢迎程度和影响力,至今依旧不减。
如果还在考虑过年带什么茶回家,选择红茶总不会出错。
而抗寒暖胃的功效,无论面对的是北方的干燥、还是南方的湿冷,都能为大家带来一份亲切的温暖与舒适。
《5》
网上经常有人说,北方人喝茶豪爽,南方人喝茶细致。
但要泡出茶叶的原汁原味,也只是用盖碗泡茶,不分地域差异。
有着一颗纯粹的爱茶之心,来自天南海北的人,都能在好茶的风味上产生共鸣。
究竟要如何饮茶,喝什么样的茶,关键还是在个人,随心而定。